内容摘要
《唐诗选注评鉴》(十卷本)出版座谈会专栏
刘亚文:刘学锴先生《唐诗选注评鉴》(十卷本)出版座谈会暨唐诗选本学术研讨会综述
莫砺锋:体现文学本位、读者本位的唐诗选本
罗时进:这部书,增加了唐诗的光荣
胡晓明:近年来最好的唐诗选本
胡可先:一个纯粹的学者和几部纯粹的著作
沈文凡:刘学锴先生的唐诗鉴赏学——以《唐诗选注评鉴》为中心
彭玉平:—部具有学术“现代性”的唐诗选本
彭国忠:诗情诗味的厚重王树森:融入生命的唐诗鉴赏
诗学研究
论陆云《与兄平原书》的文学思想体系
刘运好
陆云文学思想主要散见于《与兄平原书》。虽然这组书信大多只是谈艺片段,但是如果系统梳理,将这些散落的谈艺片段,按照内容,以类相从,即可发现陆云的文学思想涉及文学创作与文本批评的诸多方面。其中,辞必合体的语言文体论,深情远旨的情感意义论、流泽精拔的文气风格论等,构筑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创作和批评的理论体系,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抽象意义的美学范畴。不仅在创作与批评、理论与范畴上,与《文赋》构成互补性的联系,而且在接受与影响上,或作为一种审美形态保留在后代诗文的创作和品评中,或作为一种文学观念,成为后代文学理论的生成本原。如果说《文赋》的影响是跫音空谷,那么《与兄平原书》的影响则是润物无声。
炜晔而谲诳:刘勰对陆机文论的“接受”与“移用”
宋永祥
《文心雕龙》对《文赋》中"说炜晔而谲诳"一句有所批评,但也部分接受。后代学人对刘氏这一批评多有纠补意见,但据"炜晔""谲诳"之义与刘勰对此二词所用之法,这些纠补意见并不能成立。此外,刘勰将此语稍加改造,将之移用以论"檄"体,更为妥帖,由此亦可见出彦和慧眼。
归去来兮归何处——苏轼的故乡之思
仲冬梅
苏轼一生思乡,一生未曾回归故乡;同时,他足迹所到之处,仿佛又皆为故乡。本文分析了苏轼诗文词中的相关作品,分析了苏轼自我、故乡与他乡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汤燕生《赭山怀古》组诗考释
唐俊
汤燕生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江南遗民诗人,其创作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赭山怀古》七律组诗共五首,主要内容是伤怀南明弘光朝的覆亡,寓有反思明亡和批判清朝统治者的意思,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因为清代文网严密,因此在流传过程中产生数种版本,各版本篇数与文字均有不同。考察各版本异文、写作背景及释读诗中重要典故,可以明了组诗全貌以及蕴含其中的深沉遗民情结。
方东树《昭昧詹言》存在的问题及根源
郭青林
方东树的《昭昧詹言》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对该书的评价,而且是研究方东树乃至整个桐城派诗学思想的重要基础。从问题产生根源上看,一是源自方东树的"诗教"观念,二是出自其"古文"视角。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具体的诗歌典范的批评中,是我们需要加以注意的。它没有对方东树诗学思想中核心观点和主要理论形成损害,因此,并未影响《昭昧詹言》作为桐城派诗学著作存在的重要价值。
《饮冰室诗话》与清末民初的乐歌批评
刘兴晖
在清末文体大变革的背景下,新诗、新歌在萌生初期呈现出文体界限模糊的样态,话体文学批评中也表现出兼容并包的多元化面貌。《饮冰室诗话》有十余则涉及清末民初乐歌批评,是中国最早的新音乐文学批评。由歌到乐、从倡扬到实践,以《新民丛报》等创办于日本的中国留学生期刊为主要阵地,形成了以寓日同人群体为主的乐歌批评交流圈,见证了音乐改良在文学改良中发生、发展及独立的过程。
废名的“用典”论及其诗学实践
叶永胜
在新诗界对标西方诗歌时,废名以"旧"论"新",重返晚唐温李一派诗学来观照新诗,思考传统诗学与现代诗学之间的关系。他强调"诗的内容",认为"诗不能不用典故";典故是辞藻,用典是"情生文文生情";用典不仅是一种文学手法,还具有中国思想特征、文化特征的意义。而且废名还在诗歌和小说创作中以典故驰骋想象,尤其是据典面而"望文生义",涉笔成书,涉笔成趣,形成了极具个人性的诗学风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名服膺《讲话》的文艺规范,从"生活是诗的源泉"、直接基于现实而创作的认识,否定用典的晦涩、脱离生活,赞赏新民歌的表现时代、情感充沛、想象奇特。从废名关于用典的观念与实践的变化,可以看出文学传统与时代因素对于诗人创作影响的复杂情形。
词学研究
《织余琐述》作者考辨
孙克强
民国时期词话《织余琐述》的作者存有争议:有况周颐说,有卜娱说。本文考察了临桂木活字版《织余琐述》及《历代词人考略》所引《织余琐述》的轶文,认为《织余琐述》中既有卜娱的文字,也有况周颐论词语录,从而认定《织余琐述》乃况周颐与卜娱合著。
江顺诒社集及交游考
杨柏岭
江顺诒系同光时期活跃在杭州的知名诗人,其文学声名与其热衷文学社集活动密不可分。早年在安庆,即倡发庚子皖城诗社。后生活在杭州,积极倡导并参与西泠消寒诗社、西泠吟社等活动。同时,亦参加皋园修禊会、铁华吟社等社集活动。由江顺诒参与社集及其交游,不仅可睹同光时期杭州诗坛之貌,也可就相关诗人生平履历、诗社运行给予实质性探讨,以纠正部分文献之误。
论三水黄荣康《击剑词》的四次结集及阶段特征
夏令伟
三水词人黄荣康的《击剑词》是近代岭南词坛值得重视的文献之一。它经过四次结集,形成了四种版本,即宣统末稿本、1921年《重编翠琅玕馆丛书》本、1933年《芋园丛书》本及二卷本。因为前三种版本见于流传,结集时间不同,所收词目也有差异,所以对于黄荣康词来说便有一定的分期意义,可分别对应其词的前期(约1912年以前)、中期(1912—1921)、后期(1922—1933)三个阶段。黄荣康前期词多客居之思与行役之感,"兼病兼贫"的感喟特别强烈;中期词虽然延续了这一主题,但渗透了强烈的时局之叹;后期词则多友朋酬唱之作,心境仍为不平。黄荣康以"古君子"自期,坚持"以文自见",一生躬行教育,笃好著述,但时局动荡,行己为难,故所作多愁苦之音。
诗学文献研究
论文化学社本“范注”的修订情况及遗留问题
李平
范文澜的文化学社本《文心雕龙注》对其初版《文心雕龙讲疏》进行了全方位的、颠覆性的修订改造,从结构到体例,从校勘到出典,增删订补,匡讹纠谬,几于重造,从而为其定本开明书店本《文心雕龙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修订后的文化学社本"范注",在正文、注文以及其他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由于底本不善造成的屡误黄批为纪评的问题最为突出。
元代湘鄂诗文钩沉——以《湖广图经志》为中心
韩震军
湘鄂之地,衣南带北,风光旖旎,人文荟萃,自古骚客赋诵不绝。元代作家歌咏篇什尤多。所谓元代湘鄂诗文,即作家不分本土或流寓,凡在元代歌咏描绘对象隶属湘鄂之地的文学作品。今据《(嘉靖)湖广图经志书》新辑得《全元诗》《全元文》之外元代湘鄂诗文佚作33篇,并稍作考辨,以期对补编《全元诗》《全元文》及研究方域文学者有所裨益。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订补——以吕缵祖等六位作家为中心
朱则杰
今人柯愈春先生所著《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从清代诗歌(包括散文)文献学的角度来说,代表了迄今为止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最高成就。因此,以该书作为基准,对其中难免存在的若干舛误与疏漏进行订正与补充,从而使之尽可能地更趋完善,也就成了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同时,这些遗留下来的问题,其难度相对来说也是最大的。现在即根据平日读书所得,对其中吕缵祖、刘鸿儒、米寿都、万应隆、刘顺昌、王丝六位作家的有关问题予以订补,供作者及其他相关读者参考。
沈德潜集外诗文七则辑考
王建勇
《沈德潜诗文集》是目前收录沈德潜诗文作品最为完备的整理本,为沈德潜研究以及清代文史研究提供基本文献,程功至钜,嘉惠学林。但由于沈德潜一生著述宏富,辑佚着实不易,故其偶有遗漏也属情理之中。今即根据清王熙桂等修《太原家谱(洞庭王氏家谱)》,摭拾沈德潜集外诗文七则,包括文四篇、诗三首,并略作考释。
沈善宝年谱
王力坚
沈善宝(1808—1862),字湘佩,号西湖散人,浙江钱塘人,先后活跃于钱塘与北京的才媛文坛,著有《鸿雪楼诗初集》《鸿雪楼词》及《名媛诗话》。如果说《鸿雪楼诗初集》与《鸿雪楼词》体现了沈善宝的文学成就,那么其后期编撰的《名媛诗话》即最终奠定了沈善宝在清道咸年间(1821—1860)女性文坛上的领袖地位,当时的才媛也正因此推崇沈善宝为"闺秀诗坛盟主""吟坛宗主"。该年谱参考、综合了相关的文史材料,整理、撰述了沈善宝的一生行踪与文学活动及其成就。
新著推介
魏晋文士传记研究的新成就——读袁济喜先生编著的《魏晋才子传笺证》
卢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