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任左东岭教授应邀作客“赭麓诗学讲坛”,给学生带来题为“如何把一个陌生的研究对象变为朋友——以倪瓒研究为例”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会由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学团队主办,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武道房教授主持报告会,中国诗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巩本栋教授、副主任潘务正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学团队王昊教授及文学院部分师生代表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左东岭教授首先解释了以“如何把一个陌生的研究对象变为朋友——以倪瓒研究为例”为题的缘由。左东岭教授指出,古代文学的研究是很平实的,无论是李白还是杜甫,初次接触时都是陌生人,如果我们不能把研究对象变成熟人、朋友,研究起来就很难发现问题。左东岭教授指出想要把一个陌生的研究对象变成朋友,就必须要全面占有研究对象的所有文献,选出优质的别集版本。他同时强调,研究时不能仅仅使用点校本,应该多读善本。其次要全面占有研究对象的文献还包括关于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比如学术著作、学术论文,要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从前人研究成果中发现问题。左东岭教授特别指出,读研究对象别集的第一步工作是要读整理本的前言、读原刻本序跋、看分卷方式。对研究对象的初步了解来源于泛读与兴趣。倪瓒拥有审美化的人生与审美化的诗文,自我愉悦是其文艺观的核心。同时,左东岭教授还对倪瓒的交友网络进行了重建,其中来源包括方志、同时人的文集、后代别集与笔记等。另外,左东岭教授指出要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持续关注,对重要的文献、疑难问题和阅读体会进行总结和摘录。左东岭教授基于材料的整理,对倪瓒的研究命题进行提炼,从而得出关于倪瓒研究的新结论,例如,倪瓒的文艺观念是融“性情之正”与“冲淡闲逸”于一体的独特诗学观念,“性情之正”不是传统的儒家厚人伦成教化的社会实用,而是气节操守的风骨与品格,“冲淡闲逸”不是空幻虚无之退隐,而是蔑视权贵而倾心山水审美之超然之境。整场讲座中左东岭教授旁征博引,例证详实,具有独特的视野和观点。师生互动环节,学生积极提问,左东岭教授对于问题给予耐心且细致的解答,交流热烈。
武道房教授对左东岭教授的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在做具体对象研究时,只有向左东岭教授一样细读文本文献,研究的可操作性和可延续性才会增强。同时,研究时要穷尽研究对象的一切文本,才能写出新意来。左东岭教授以倪瓒为例展示了学术研究的方法和思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