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下午,《杜诗详注》读书会在文学院一楼会议室如期开展。每个同学分享自己读《杜诗详注》的心得,随后老师和同学就相关问题进行热烈地讨论。参加活动的有潘务正、王昊、程维、任群老师及数十位研究生。“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大家在辩论过程中引发新思考,取得新收获。
杜甫的咏物诗与题画诗工笔传神,艺术魅力极高,可谓诗画一体。首先是尹凤仪同学讲解《房兵曹胡马》一诗,此诗题目特地点出描写的马是房兵曹胡马,表达了杜甫对此马的深切喜爱。选取马的几个微小的点勾勒整体,可谓生动传神。马在杜诗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其诗歌中对马的描写甚多,从年少的鲜衣怒马至中年的东郊瘦马,再到晚年病马,贯穿了杜甫的一生。这首咏马诗也寄托了杜甫的情志,以如此骁勇之马,延伸至其主人的英勇,盛赞与杜甫志趣相投的房兵曹。然而这首诗不仅仅是写房兵曹,同时也是赞扬盛唐青年才俊,进一步表达杜甫自己的豪情万丈。
第二首诗《画鹰》由程石和崔赛云同学讲读。“句句是鹰,句句是画”,杜甫早年创作的诗歌《画鹰》堪称是唐代题画诗的典范。赏析诗歌语言,从作者的谋篇布局中体会画鹰跃跃欲飞的力量美,诗与画的完美结合使人仿佛能看到苍鹰从画卷上腾飞而上,直冲碧霄。整首诗起笔突兀,首联先声夺人,随后从“画作殊”兴起中间两联对画鹰神态的具体描绘,而后从“势可呼’顺势转入收结,寄托着作者的思想,从而揭示了主题——借咏画鹰以表现作者嫉恶如仇之心,奋发向上之志。这首诗不仅章法谨严,而且形象生动,寓意深远,使人在读诗看画、看画赏诗之中,充分享受艺术美,值得细细品味。
崔赛云的《画鹰》对程石的进行了补充,提出了对诗歌中“轩楹”、“愁胡”的不同理解,并且就杜甫诗歌中的“鹰”意象进行了拓展延伸,将杜甫不同时期的“鹰”作品概括为“雄鹰”、“饥鹰”、“愤鹰”和“病鹰”,引起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讨论。
诗是具有时间性的,画是一种空间艺术。此诗颔联两句写得尤为精彩,“㩳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与《愤怒的美狄亚》这一世界名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田启龙和赵悦悦同学分享了《临邑舍弟书至》一诗。杜甫在诗中描述了其弟杜颖来信的内容,表达了对水灾下百姓生存的担忧,暗含着自己心力疲惫却志向仍存的思想倾向。这首诗在历代批注的过程中,出现了三处争议。其中一处是不同版本中字词的差异,两处是对杜甫用词内涵的判断差异,以及由此引发的句意解法、诗歌创作时间之争。通过结合各家注本、杜甫传记等进行分析,在每一处分歧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这之中犹以“吾衰同泛梗”的“吾衰”含义之争为代表。它不仅引出了对作诗时间的质疑,而且在论证过程中,更能揭示杜甫在心力交瘁时仍希望有所建树、胸怀远大抱负的心理状态。整首诗以题目为纲,有序表述了杜甫对舍弟的宽慰,并明确体现出他前期的创作风格。
将“吾衰同泛梗,利涉想蟠桃”以及整首诗歌的忧民意识与杜甫困顿长安时期诗歌对比,看杜甫诗歌里忧民意识的变化和演进《临邑》是在杜甫漫游时期的诗作,生活优欲且诗人没有亲身经历黄河水灾,因此对人民的同情是空泛的且不强烈的,而且诗歌多关注山川草木和鬼怪神灵,而《九日》和《秋雨叹》中诗人亲身经历多了生活实感,写出的诗作更真实更贴近人民,描写更细节。而在最后漂泊西南时期诗人离开朝廷体会人民生活时这样的忧民意识更为成熟,才能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响彻千古的呼喊。
吕静同学从三个方面对杜甫的《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进行解读。第一个方面是文本解析。通过解读诗句,结合学界对“玉珮仍当歌”中“仍”、“当”的释义争论,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当”乃杨慎所言“对当之当”,非曹操《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之“当”。第二个方面是文本探究。这一部分主要探讨文本中比较有争议的地方。一是“历下亭”、“清河”具体指向,结合已有学者研究,从诗句结构和作品互证两个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历下亭”具体位置无法确定,需要更多文献考证;“清河”当为“青荷”,取“荷叶田田”之意,更加贴近诗句原意。最后,总结杜甫这首宴饮诗在学界的评价,以及研究现状,认为《陪李北海宴历下亭》仍有研究空间。
李鹏飞同学讲读《赠李白》一诗。天宝三载,被赐金放还的李白与求仕未果的杜甫在东都相遇,如同明星一般闪耀的李白与杜甫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诗人相遇了,二人一见如故,相携漫游。《赠李白》(二年客东都)即作于李杜初次相遇。一年以后二人短暂的分别之后再次相遇又分别,又有《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两首同题但主旨却不相一致。杜甫对李白的理解从崇拜向往向规劝和反思的方向前进,表现出了杜甫对李白的理解过程,此时的杜甫并未完全理解李白“痛饮狂歌、飞扬跋扈”和炼丹求仙的真正含义,并试图以自己的思想对李白进行规劝。在此后的年月里杜甫对李白的理解不断加深,杜甫一直挂念着李白,并随着自己的阅历和诗力的增长不断对李白产生新的理解,最终成为李白真正的知己。
张佳谊同学讲读《春日亿李白》一诗。这首怀念李白的五律,是天宝五载或六载杜甫居长安时所作。首联写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他那高超的才思也远远的超出一般人。他之所以“诗无敌”,就在于它的思想情趣,卓异不凡,因而写出的诗,出尘拔俗,无人可比。颔联写李白的诗作既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也有鲍照作品的那种俊逸之风。颈联写如今我在渭北独自对着春日的树木,而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想思念。“春天树”和“日暮云”都只是平实叙出,未作任何修饰描绘。然而作者把它们组织在一联之中,却自然有了一种奇妙的紧密联系。上面将离情写得极深极浓,这就自然引出了尾联的热切希望:什么时候才能再次欢聚,像过去那样,把酒论诗,这是作者最难忘怀、最为向往的事,以此作结,正与诗的开头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