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主页】 【中文版】 【英文版】 【加入收藏】

首页 >> 成果推介 >> 正文

“第四届清代文学研究青年学者读书会”综述

 添加日期:2018-09-19

2018815日,由《文学遗产》编辑部、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四届清代文学研究青年学者读书会”在安徽芜湖举行。读书会特邀苏州大学罗时进教授、南京大学曹虹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王达敏研究员、南京大学徐雁平教授担任评点嘉宾。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苏州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的九位学者提交论文并参加讨论。

开幕式由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胡传志教授主持,罗时进、曹虹、徐雁平三位嘉宾分别致辞。

罗时进教授从学科高度分析读书会的形式、内涵、意义,指出明清两代文学研究空间大、问题多、当代学者研究成果突破大。 

罗时进(苏州大学)

曹虹教授以严复其人、其学为例,提出清人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结穴时代,对数千年文明作出的思考、对传统的执守,值得当代学者尊重和深入了解。 

曹虹(南京大学)

徐雁平教授从清代文学研究的困难及路径切入,提出“是否能把握清代文学的总体特征”“是否能实现研究上的突破”两个问题,表达了面对当下研究的迷惘与对未来研究的期待。

                                  徐雁平(南京大学)

本次会议论文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第一,新概念的提出。

杨旭辉 (苏州大学)《晚清“危言体”散文的文学史审辨》指出,“危言体”政论散文的兴起是中国古代散文经世致用传统的强势回归,在“直言无隐”写作理念指导下,形成与桐城派迥异的新语体、新文风。王达敏研究员给予这一选题充分肯定,认为“危言”作为中国近代文学最重要的线索之一,在文学史书写中一直处于被遮蔽状态,这一概念的提出正是“危言耸听”;与此同时“危言”与梁启超及近现代文学的关系值得继续思考。徐雁平教授等人对“危言体”提出质疑,指出“危言”是题材问题,“体”是体裁划分,二者的结合是否准确仍需商榷。 

杨旭辉 (苏州大学)

胡琦(香港中文大学)《声气与技艺:明清古文“调法”考》通过对“调法”演进脉络的历史梳理,揭示这一文章学范畴由虚入实的过程,进而展示出举业、古文、经学在阅读方式、批评术语等方面的互动与渗透。徐雁平教授指出“调”属于音乐范畴,与“滋味”说一样,是中国文学批评术语中偏“虚”的概念,明清“调法”论将这一概念落实到技术层面,与篇法、章法、句法并列,这一问题的发现足见作者目光之敏锐;同时,若能将其置于批评史的演进脉络与明清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或许可以得出更多意想不到的结论。 

胡琦(香港中文大学)

陆胤(北京大学)《清季文学论争中的“口耳”与“竹帛”——重释章太炎的文学缘起论及其文化史纵深》由章学诚、阮元等关于“口耳”与“竹帛”代兴的讨论开始,追溯章太炎文学缘起论对于“口传性”与“书写性”的思考,指出章太炎这一文学论述针对晚清“口说”风气的抬头而发。徐雁平教授认为本文语言细腻、自成风格,他通过三个问题的提出,为该文的进一步拓展和完善提供思路:日本学者平田昌司《文化制度和汉语史》所论“眼睛的文学革命”与“耳朵的文学革命”是否与此有内在联系?“书写性”这一表述借用西方文学批评话语,在这里应该如何理解?为何不直接用“物质载体”?

陆胤(北京大学)

第二,文学经典化与时代风气。

何诗海(中山大学)《“明文第一”之争》通过对“谁是明文第一”这一重要论题因缘脉络的梳理,展示出文学思潮背后不同流派观念的对立冲突,进而揭示明清文学史、批评史的发展演变趋势。王达敏研究员认为本文为文章史书写提供重要思路,历史没有主线但叙述需要脉络,目前明清文章史写作没有找到主题,本文对“明文第一”的探讨,以历史的粗大线索钩连五百年文章史,极具启发性;与此同时,他还指出当世人的评价是接受史的开始,不是过程,更不是定论,因此在经典化问题研究的取证阶段,不应以同时代人的评论作为主要证据。 

何诗海(中山大学)

沙先一(江苏师范大学)《论樊榭词的接受与经典化》从词集编订与自我确认、题材创新与词坛选择、选本批评与经典建构三个方面探讨厉鹗词的接受与经典化。罗时进教授指出沙先一是学界经典化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其文逻辑谨严、问题意识鲜明。同时,他还提出“经典是本原、自在的,还是后世塑造的”这一问题,认为二者兼有才能成为经典,因此相关话题研究也应包含上述两个方面;另外,浙西词派的经典美学范式是什么?厉鹗将其发展至何种程度?这些都是文章可以拓展的话题。 

沙先一(江苏师范大学)

吕双伟(湖南师范大学)《陈子龙的骈文成就及其对清初影响》认为陈子龙骈文继承汉魏六朝传统,堪称明代骈文殿军,提出清初骈文振兴主要是晚明复古派推崇汉魏六朝文学的延续与发展。曹虹教授认为这一问题“易写而难工”,将陈子龙骈文创作还原至时代背景中,探讨环境因素对文学的渗透与影响,或可拓宽文章研究视角。王达敏研究员指出,陈子龙文风受晚明社会风气影响,进而影响柳如是,因此骈文创作与陈柳爱情关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吕双伟(湖南师范大学)

潘务正(安徽师范大学)《正统观的艺术呈现——三十二体篆书乾隆御制〈盛京赋〉论》从书法与辞赋关系角度切入,探讨三十二体篆书《盛京赋》创作背后的文化机制与心理动机,认为此举乃满清王朝正统观的艺术呈现。曹虹教授、罗时进教授指出,该研究涉及文学、艺术、政治等领域,因此需要全方位考量,书法史对此事的评价可作更加深入的探讨;篆书与三代关系论证,还需更为确凿的文献作支撑。徐雁平教授、王达敏研究员认为本文选题新颖,并指出“三十二”这一数字的选择是否仅与《三十二篆体< 金刚经>》有联系仍需考察,书写与巫术之关系也值得思考。 

潘务正(安徽师范大学)

第三,女性文学研究。

马昕(中国社会科学院)《清代女性诗人的历史歌咏与性别意识》由咏史诗及其所传达的历史观、价值观切入,将清代女诗人性别意识分为三个方面:迎合、争胜、对抗,其中后者所呈现出的时代信息,为理解现代女性文学的觉醒提供线索。罗时进教授对马昕文章之“见识”表示赞赏,认为其文有纵深感、穿透力,能体现大格局、大气象。王达敏研究员指出作为马背上的王朝,清代女性观受满族文化深刻影响,因此,与前代相比清代女性自我意识的转变值得探讨;同时,跳出咏史诗的限定,将男性的女性观、小说中的女性观、整体时代背景纳入考察范围或许可以得出更具说服力的结论。徐雁平教授根据文章对诗歌内容的解读提出,部分作品有可能只是习作,不能完全代表作者的观点、反映其真实情感。 

马昕(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马勤勤(中国社会科学院)《晚清女报与近代中国女性小说创作的发生——< 女子世界>为观察中心》通过对晚清女性写作展开方式的考察,探讨清末民初社会、历史、文化场域中促使女性小说创作发生的文学机制。徐雁平教授指出,空间研究往往关联政治、文化等多重因素,本文对《女子世界》这样一个文化空间的选择很有价值;同时他也提出相关疑问:在女性小说创作的发生过程中,为何女性群体特征并不明显,反而是男性在发声?罗时进教授认为报刊研究需要关联时代、地域,还原孕育文学现象的文化语境。对于这一话题的拓展研究,王达敏研究员提出,“男性作闺音”问题的探讨可以向前追溯至香草美人传统,向后拓展至女性作家以男性身份创作。 

马勤勤(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读书会闭幕式由《文学遗产》编辑部马昕副编审主持。王达敏研究员在学术总结中指出,文学研究需要引入权力与政治,具体到清代,还需要考虑异族元素,汉族中心论无法解释满清王朝的精神世界;本次会议论文的概念化倾向使研究成果呈现出更强的解释力,同时展示出清代文学研究范式的转移,新的知识结构催生了新选题、新成果。 

王达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最后马昕博士对四届读书会进行回顾,指出清代文学研究最初的困境成就了今天的特色,读书会成果在各具特色的前提下表现出趋同性,彰显了学术研究的团体生命。与会学者共同期待下一届读书会发扬往届优良传统,取得更大进步,实现新的突破。

文:刘亚文   图:刘长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