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主页】 【中文版】 【英文版】 【加入收藏】

首页 >> 诗学讲堂 >> 正文

鲍鹏山教授:孔子——诗意的教育

编辑:黄振新  添加日期:2020-11-10

117日上午,上海开放大学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鲍鹏山教授应邀来校作了题为“孔子:诗意的教育”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胡传志教授主持,文学院、教育科学学院500余位师生聆听了报告。

 

 

鲍鹏山教授从孔子的诗意教育切入,首先讲述了《论语》中的诗与实在,以《论语·子罕》和《论语·公冶长》这两个“实在”的例子指出“欲居九夷”只是一种可行性的计划,而“乘桴浮于海”则是借助浪漫想象而达到一种超现实之境,“思维太拘泥于实用的人,很难理解诗歌;理解诗歌,需要智力和情怀的双重优越”。鲍教授从康德“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出发,指出“诗是不现实的现实性”。接着,鲍教授借用《论语·先进》篇阐释了为何要用“诗”来言“志”的问题,指出子路等三人的“志”在物境之中,而曾皙则用诗歌化的语言表达了包含在意境之中的“志”,表明用“诗”来言“志”是为了让“志”更富有弹性,“志”中有了“诗”时,“志”就由质实变得空灵,由坚硬变得柔软,由单向变得多元。然后,鲍老师阐述了作为诗人的孔子在谈德性、谈政治时往往采用疏离化的方式表达出最贴切的意义,通过拉开与具体所指的距离,不仅实现了对现实的超越,还达到了对无限内容的最大包含,从而进一步升华为人生的诗意。鲍教授将孔子与老子、孟子进行了对比,揭示了孔子的人生是充满诗意的人生。鲍老师还介绍了作为老师的孔子是如何教育学生的,由好古的孔子如何教历史这一问题入手,指出现代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激情”,现代教师备课的重点是“备情绪”。鲍教授指出,历史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能否从中找到它当代的价值,能否从中找到它对我们情怀的感动,能否从中找到它对我们精神气质的熏陶和引领,读历史就是为了让我们的生命更有历史感。最后,鲍教授介绍了孔子是如何教《诗经》的,指出《诗经》是孔子教育学生的手段,让学生获得“兴”“观”“群”“怨”四种素质,成为有情怀、有热情、有性情、有温度的人,从而能更好地热爱社会、了解社会、引领社会。鲍老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借用诗歌与世界、人类和教育的关系,强调了读诗要读出激情,要借助于诗歌唤醒人们对这个诗意的世界的感受,成为一个“活泼泼”的人。

胡传志教授指出,鲍老师的报告丰富深刻,语言幽默风趣,具有极大的启发性;鲍老师从孔子的“诗意”切入,阐述了孔子人格养成为旨归的教育思想,论及大学是什么、教师备课备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对我们师范类院校的学生将来开展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对同学们如何陶冶情操、诗意地生活也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主讲嘉宾简介:鲍鹏山,上海开放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作家、学者,央视《百家讲坛》、上海电视台《东方大讲坛》、上海教育电视台《世纪大讲坛》、山东教育卫视《新杏坛》等栏目的主讲嘉宾,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出版有《孔子是怎样炼成的》《中国人的心灵——三千年理智与情感》《风流去》《鲍鹏山新说水浒》《孔子传》《论语新读》《寂寞圣哲》《说孔子》《附庸风雅——第三只眼看诗经》《致命倾诉》等著作三十多部。全国多家杂志的专栏作者,作品被选入多种文集及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

(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助管 汪琛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