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主页】 【中文版】 【英文版】 【加入收藏】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中国诗学研究中心胡传志教授应邀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做专题讲座

编辑:赵静  添加日期:2024-11-10

2024年11月8日下午,中国诗学研究中心胡传志教授应邀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做专题讲座,本次讲座为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主办的“中华经典与俗文化”讲座系列之一,讲座主题为:面对灾害,文学何为?——论道光年间周凯、蔡廷兰的澎湖赈灾诗。讲座由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丁淑梅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胡传志教授从汶川大地震诗歌说起,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其后涌现出很多相关诗歌和散文,并集结成多部诗集,这令人不禁思考:除了记事、抒情之外,文学在救灾活动中还能做些什么?胡传志教授指出,清代道光年间周凯等人的澎湖赈灾组诗,给“面对灾害,文学何为”这一疑难提供了一个值得参考的答案。这组诗歌参与了赈灾过程,发挥了协调、沟通、疏导人情、解释政策等的作用。

接着,胡传志教授从“主赈官与当地书生的诗歌互动”、“赈灾组织中的诗歌酬赠”、“澎湖赈灾诗的多重意义”三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道光年间周凯、蔡廷兰等人的这组澎湖赈灾诗。

一、主赈官与当地书生的诗歌互动

道光十二年,周凯(1779-1837)“奉檄赴澎湖抚恤风灾”,一路上写下《乞风行》《十八日抵澎湖,潮退风作,不能进口,收泊嵵(shí)里》等诗纪行,后在察看灾情的过程中写下《勘灾四首》。在赈灾时,周凯遇到了比他小20多岁的书生蔡廷兰(1801-1859),蔡廷兰写下《请急赈歌》四首 ,上呈周凯,周凯大为感动,作《抚恤六首答蔡生廷兰》。身为正四品道员,周凯能用六首长诗回答书生蔡廷兰,可见其重视程度,这让蔡廷兰喜出望外,感动不已。其后,二人又有多次诗歌互动,流传成为一段佳话。

二、赈灾组织中的诗歌酬赠

主赈官周凯的赈灾诗歌激发其他赈灾官员的诗歌创作。澎湖通判蒋镛、台湾府凤山县县令徐必观、凤山县兴隆巡检沈长庵、台湾府嘉义县大武垄巡检施模以及蔡征蕙、黄金等人,加入赈灾诗歌写作队伍之中,形成了多方联动的诗歌场景。其中产生的作品有蒋镛的《芸皋观察莅澎抚恤,恩及官民,敬呈五律三十六韵》、徐必观的《壬辰春仲来澎,抚恤三阅月而蒇事,公余阅蒋怿弇同年所辑〈澎湖续编〉,有前刺史陈廷宪〈澎湖杂咏〉诗,勉成和章,即为怿弇同年志别》等等。这些赈灾官员的诗歌创作不仅记录了赈灾事宜,丰富了赈灾的内涵,还别具意义。

三、澎湖赈灾诗的多重意义

首先,对周凯本人而言,澎湖赈灾及其赈灾诗是他一生的亮点。其次,对澎湖灾民来说,周凯等人的赈灾诗能够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其三,对蔡廷兰而言,周凯等人的赈灾诗激励他奋发有为,提升其文化水平,帮助他参加科举考试。其四,对徐必观等人而言,周凯澎湖期间文学活动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最后,对传统诗歌而言,澎湖赈灾诗进一步发挥了诗歌的应用性功能。

总之,周凯、蔡廷兰、徐必观等人的澎湖赈灾诗,数量较多,在诗歌如何介入赈灾、如何发挥沟通协调作用、如何动员组织赈灾力量等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为“面对巨大灾害,文学何为”提供了一个参考答案。

最后,在提问互动环节,胡传志教授回答了两个问题,一是在技术层面上如何更好地找到赈灾诗歌的相关材料,他建议同学阅读罗时进教授的专著《诗歌事件与文学》,里面有相关的研究记录,从这个个别案例能够引申到一般研究。二是如何从现实主义诗歌当中挖掘出其独特的讲述灾害的部分,胡传志教授认为读诗歌一定要带有理解和同情,才能够读出诗歌中的感人之处。胡传志教授的讲座材料丰富、见解精辟,使同学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诗歌的社会功能。


编辑:赵静    预审:黄振新    终审:胡传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