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学院 刘威风)12月2日下午,《杜诗详注》读书会在文学院一楼会议室,又一次引爆了全场师生的热烈讨论。本次读书会由任群老师精选了五首杜诗,分别是《送孔巢父谢病归》《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饮中八仙歌》《高都护骢马行》《乐游园歌》。在一位同学讲解之后,首先由学生提出问题并讨论,然后由王昊老师、潘务正老师、程维老师、任群老师针对讨论的问题进行精彩点评。在老师的引领下,我们不仅加深了对杜诗的理解而且开阔了眼界。
第一首诗《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由刘威风解读。他认为此诗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头两句“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与标题呼应,表明巢父将归游江东,并且以“烟雾”指代神仙,起到铺垫作用。第二部分从“诗卷长留天地间”到“世人那得知其故”营造出奇异的神仙境界。以“深山大泽”表示地点,“春寒野阴”表示时间,在朦胧、神秘的氛围中自然引出“织女”为巢父指引成仙之路。第三部分从“惜君只欲苦死留”到末句“道甫问讯今何如”主要描写宴会分别情景。从“苦死留”可以看出友人对巢父的不舍,但巢父去意已决。此时蔡侯只是置酒送别,一个“静”字有意突出蔡侯是巢父的真正知音,表现出更深层次的惋惜。全诗前段写奇,后段写实,把巢父视富贵如草露的人物形象与友人之间的不舍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第二首诗《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由周维艳解读。周维艳同学主要讲述此诗是如何呈现“沉郁愤慨,悲壮磊落”的诗风。杜甫采用现身说法的方式有力抨击了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已经从长安灯红酒绿、紫陌香尘的现实中清醒过来,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社会的不公,表现出现实主义强烈的感染力。此诗章法完整、结构严谨,已达到思想和艺术的统一,不仅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社会的深刻矛盾结合起来,而且把对国家的热爱与对现实阴暗面的揭露结合起来,全面而有力,值得我们反复阅读,细细品味。
第三首诗《饮中八仙歌》由张敏解读。她借鉴了程千帆先生“八个醉的和一个醒的”的说法,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方面,文本疏通。将八句诗分别对应尤求《饮中八仙图卷》的八个部分,文本与画像的结合有利于对诗句更为直观的理解。第二方面,特点赏析。张敏在汇报中指出《饮中八仙歌》两个特点,一是八人形象塑造之好,不仅在于作者修辞手法的使用,更在于其中流露出来的魏晋风度;二是诗体配合之好,为了与人物个性相符合,杜甫采用柏梁体这一相对自由的体裁进行抒写。最后,张敏认为杜甫写这八人其实也是写自己,都是借荒诞的行为表达愤懑的内心,是杜甫“清醒的现实主义的起点”。
第四首诗《高都护骢马行》由张文刚解读。张文刚同学把五花马作为理解此诗的重点,并且列出不同观点进行分析。其一、唐诗中所谓的五花马,一般可能不是指剪鬃,而是指马身上旋毛的纹理。其二、唐人所谓“五花马”,指的是当时比较名贵的青骢马,这种马因身上的毛色呈五瓣花状而得名,又因为这些花纹像没有錾开的古钱,而被称为“连钱”或“五花连钱”。其三、五花马是将马的颈部鬃毛修剪成五瓣花形状的马,并且找到了唐代执壶上的贴塑图案装饰,其中有五花马图像。此诗的五花马从“散作云满身”来看,可能不是剪鬃的马,而更像是“五花连钱”之马。总之,对诗歌中细节的不同理解,将会影响诗意的解读。
第五首诗《乐游园歌》由汪超解读。他把《乐游园歌》分为三个部分:字义疏通、争议点、疑问与思考。字义疏通是对全诗一些关键字词的解释;争议点主要分为写作时间争议和注释争议。解读的重点在于对全诗最后一句“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的探讨,若将诗人自咏的诗理解为本诗的话,就形成了一个十分巧妙的循环结构。最后一句变成了第一句,且跳出前面所构建的意境,形成了诗人描述自己正在写诗的有趣情境,使得诗作充满了叙事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