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主页】 【中文版】 【英文版】 【加入收藏】

首页 >> 学术交流 >> 国内交流 >> 正文

中国诗学研究中心胡传志教授应邀淮北师范大学做专题学术报告

编辑:赵静  添加日期:2024-05-29

2024年5月26日,中国诗学研究中心胡传志教授与南开大学查洪德教授应邀在淮北师范大学滨湖校区山萝书院先后作《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漫谈》两场学术报告。两位教授还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学术对话,为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古代文学学术交流盛宴。该报告会由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涂小丽主持。

两位教授在对话伊始,分别就自我学术研究经历亲身说法,分享“坚持”与“投入”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查洪德教授认为“学术前沿”不在期刊里,最鲜活的学术往往存在于学者的思想中,强调在学术研究中应当用自我的眼光透视问题,不可人云亦云。胡传志教授对此表示认同,主张研究文学要坚守自己的阵地,通过广泛的阅读提升自己看问题的眼光,并就现代技术对于学术研究的影响提出了个人看法:“一代有一代之学问。”提醒青年学者需跟上信息技术发展步伐,同时警惕现代性的后果,即在学术研究中仍需要通过阅读来提升看问题的眼光。针对此问题,查洪德教授以研究“长安诗”为例,表明如果在研究中仅凭技术检索而无积累,将无法理解“长安”在不同诗歌中的实指与虚指。由此进一步强调潜心读书与研读经典书籍的重要性。

谈至学术论文写作,两位教授从审稿人视角分享写作经验,查洪德教授认为“平易而山高水深”是更好的表达境界,胡传志教授认为好文章更适宜被“快速阅读”。

两位教授与现场师生开展互动交流,引导研究生坚持文学研究本位,树立学术自信,选择真正有学术价值的领域,做适合自己的学术研究。从这场学术对话中在场师生领悟到:,“阅读”与“积累”是两位教授长期治学中坚持的共识,“怀疑”与“自信”是成为学者的重要品质。这场难得的学术交流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方法和广阔的学术视野。(转自淮北师范大学网站)


编辑:赵静    预审:黄振新    终审:胡传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