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主页】 【中文版】 【英文版】 【加入收藏】

首页 >> 成果推介 >> 正文

2017陆游学术研讨会综述

 添加日期:2017-08-25

2017819-22日,由中国陆游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遗产》编辑部、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17陆游学术研讨会”在安徽师范大学召开。来自日本、台湾以及内地各高校、科研机构、出版单位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就陆游研究领域的相关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而富有成效的研讨。

开幕式由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储泰松教授主持。安徽师范大学副校长朱家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遗产》编辑部孙少华书记,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胡传志教授,中国陆游研究会会长莫砺锋教授分别致辞。开幕式上举行了《陆游评传三种》首发式,浙江古籍出版社社长助理况正兵、上海博物馆研究员陶喻之,安徽师范大学副校长朱家存为新书揭幕并向参会代表赠书。与会学者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文献整理、考论,从多角度展示出陆游研究领域学者们扎实的文献功底。张福勋(包头师范学院)提出陆游活了86岁,非85岁。韩立平(华东师范大学)对“陆务观”读音进行考辨。赵晓涛(广州大典研究中心)考述了陆游方外诗友释法平事迹。韩震军(安徽师范大学)、施权新(四川崇州文管所)分别对陆游佚诗《韩干马》《游天池山》进行考辨。陆纪生(会稽世德堂)为陆秀夫系陆游曾孙一说提出更多材料。王宏生(福建师范大学)、南江涛(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对《剑南诗稿》版本进行梳理、考订。关鹏飞(南京晓庄学院)再论杨万里“湖中隐者为陆游”说。陶喻之对(上海博物馆)胡怀琛《陆放翁生活》与《陆放翁》进行介绍、评论。

二、作品专题研究,尤其是围绕陆游同一作品、同类作品展开的学术争鸣使得本次会议气氛异常活跃。朱迎平(上海财经大学)对《渭南文集》跋文札记进行研究。欧明俊(福建师范大学)、袁茹(苏州科技大学)对《钗头凤》提出新见解。郑永晓(中国社会科学院)论述了陆游诗歌的西域描写。陆游花卉作品的研究包括许东海(台湾政治大学)、路成文(华中科技大学)的牡丹研究,陈祖美(中国社会科学院)、高利华(绍兴文理学院)陆游《海棠歌》别解。文师华(南昌大学)、侯体健(复旦大学)、周丹烁(绍兴文理学院)、曹瑞娟(浙江工商大学)分别论述陆游论书、揽镜、记梦、论诗诗。陈冠明(鲁东大学)、胡传志(安徽师范大学)、叶杨曦(山东大学)分别就《入蜀记》引据诗文的价值、艺文与史地参证、《入蜀记》在日本汉学中的典范意义等不同方面展开讨论。李强(上海商学院)、邢蕊杰(绍兴文理学院)围绕《老学庵笔记》进行讨论。商宇琦(浙江大学)、孙启祥(汉中档案局)分别对陆游乐府诗进行论述。康亚萍(陕西理工大学)从概念隐喻视角考察“沈园”诗词。

三、意象、风格、创作手法、作品意蕴等问题的探讨展现出传统课题的深化。莫砺锋(南京大学)分析了陆游、杨万里诗学歧异。陈元锋(山东师范大学)分析陆游“本色”。付兴林(陕西理工大学)探讨陆游从戎南郑缘由及南郑词的情感类型和表现手法。何映涵(中山大学)探讨陆游诗歌生机之趣。陈瑾(陕西理工大学)、张丽莎、路成文(华中科技大学)对陆游作品意象进行研究。魏秀琪(绍兴文理学院)总结了陆游诗歌儿童形象。李宜蓬(陕西理工大学)论述陆游追忆汉中诗歌的时间书写。胡鹏(南京师范大学)论述陆游词的“太白之风”。周青松(安徽师范大学)对陆游诗歌复句进行整理研究。

四、陆游作品接受研究是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潘务正(安徽师范大学)从“宋诗颓放”说探讨清代宋诗观。查金萍(合肥学院)从清人接受视角看陆游、韩愈诗学关联。姜双双(安徽师范大学)对陆游秀句进行研究。郭春林(广西大学)探讨放翁祠与文学传播。吴华峰(新疆师范大学)探讨《示儿》经典化过程。徐雨婷(陕西理工大学)讨论陆游当代意义。佐藤菜穗子(日本陆游读书会)介绍日本“读游会”,展现陆游域外接受缩影。

闭幕式由安徽师范大学潘务正教授主持,莫砺锋教授作了精简、全面而深入的学术总结。

                         (安徽师范大学  姜双双 刘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