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主页】 【中文版】 【英文版】 【加入收藏】

首页 >> 诗学讲堂 >> 正文

浅见洋二教授:父与子——论苏轼、陆游诗中的“孝”

编辑:赵静 预审:胡传志 终审:胡传志  添加日期:2023-01-13

1月12日下午,日本大阪大学文学研究科教授浅见洋二先生应邀作客第45期“赭麓诗学讲坛”,给师生带来题为“父与子——论苏轼、陆游诗中的‘孝’”的线上学术报告。此次报告由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胡传志教授主持,巩本栋教授、潘务正教授及校内外百余人共同在线上聆听了此次报告。

讲座伊始,浅见洋二教授强调了“孝”在中国的重要意义,由此展开本次报告。浅见洋二教授以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和陆游《初离兴元》为例,指出陆游是受苏轼影响最深刻的一位诗人。接着,浅见洋二教授列举了陆游、陶渊明、白居易、苏轼等人的相关诗作,谈论了中国诗歌中是如何表现“孝”的,包括孝——对父母的敬慕与感谢;父子相处的画面、情境——读书的孩子及在旁守护的父亲;孝——血脉的传承等。根据陆游等人的相关诗作中所展现的有关“孝”的内容,浅见洋二教授指出,血脉的传承从根源上支撑着“孝”的传承。中国诗歌中多描写父亲守望孩子读书的情景,其中白居易最先开始这种描写,陆游《燕堂春夜》《白发》《睡觉闻儿子读书》《初冬杂咏八首》等均是此类诗歌。从陆游的诗歌中可以发现,在父亲身旁读书的孩子最终成长为守护着孩子读书的父亲,而这种父与子之间关系的传承还在重复着,也即血脉的传承支撑着“孝”的道德观念,在苏轼的诗歌中也有此类作品,如《和陶郭主簿二首并引》,都体现了这种血脉传承。最后,浅见洋二教授分析了陆游诗中的“孝”与道德观念的关系,陆游注重以农业为本的儒家传统士大夫思想,热衷于《孝经》,把讲《孝经》写进诗中,陆游的“孝”是与报国报恩的意识相连接的。而苏轼的“孝”与陆游则存在不同之处,苏轼诗中的孝则具有“超俗”的特点,表达出对仙界的向往,具有自由奔放的思想。

巩本栋教授和胡传志教授均对浅见洋二教授本次讲座给予了高度评价,巩本栋教授认为,浅见洋二教授读书及研究方法非常细致,能够关注到苏轼和陆游此类诗歌的异同,给人很大的启发。胡传志教授指出了日本学者研究视角与中国大陆学者的不同之处,认为本次报告研究视角非常独到,浅见洋二教授注重文本细读、比较的方法更是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