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主页】 【中文版】 【英文版】 【加入收藏】

首页 >> 诗学讲堂 >> 正文

曹虹教授:中国文章学与思想史的关联

编辑:黄振新 预审:胡传志 终审:胡传志  添加日期:2021-11-02

本网讯(诗学中心 孙露露)10月30日晚,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曹虹女士应邀作客第28期“赭麓诗学讲坛”,座谈会题为“中国文章学与思想史的关联”。座谈会由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潘务正教授主持,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胡传志教授、文学院部分教师和硕、博研究生参与了此次座谈会。

曹虹教授认为,中国文章学的传统所承载的思想使命的自觉程度似乎比诗词等抒情文体的自觉性更强。接着,曹虹教授以陆机“赋体物而浏亮”、刘勰“自然成对”说两个例子进行解析,从概念史的角度切入阐述了自己的体会。曹虹认为在中国文学思想史上,把一些有价值的新概念作为对象加以考察可以说是文学思想史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其例一,陆机以“体物”这一富于时代新义的概念来定义赋体,可以说是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说明赋体创作中美感及其表现形态的特征,而陆机这一理论思维及艺术视野的获得则是收到魏晋玄学的启示。从思想根源上看,“体物”概念可追溯到《庄子》“体道”说,“体道”与“体物”之间存在着两个契合点。而陆机以“浏亮”规定赋的风格也是有理可依,在魏晋玄学中“体”与“亮”存在密切关系,如“体亮”“亮达”“体清”等术语的出现,以及嵇康将“亮”与“清”作为对体道者品格的要求。总之正如“体道”的过程与结果“神明”的境地相互制约一样,“体物”的处理物我关系方式与“浏亮”的风格之间也存在必然关系。其例二,即刘勰“自然成对”说,刘勰在《文心雕龙·丽辞》中提出“自然成对”的概念,认为无论是道的形质外化(“赋形”),还是道内在于万物的法则(“神理”),都支持“自然成对”的文学营构。刘勰重视在自然之理与文章之道两个范畴间建立拟象关系,除《丽辞》外,在《情采》《熔裁》《事类》等篇章中亦有所论述。刘勰对“文”的根本之义所做的本源探究则从道家思想与《易》学中汲取传统宇宙气化生成哲学而建构其富于“自然之道”意旨的文道观,并且强调把“文饰”框定在“自然之道”或“自然”的义界之内。曹虹教授指出,中国文章学史上关于文道关系的论述有中唐古文家的文以“明道”或“载道”观念和六朝审美思维中以刘勰为代表的“原道”模式,刘勰的“自然之道”思想智慧则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潘务正教授对此次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首先谈论了自己的感想,他认为曹虹教授从陆机“赋体物而浏亮”、刘勰“自然成对”说两个概念进行深入发掘,分别追溯到魏晋玄学的思想根源以及道家思想融合儒家思想的学说,体现了曹虹教授的学问之深厚。他告诫在座的学子们作为学者的任务应当追究文学材料背后根本的、决定性的东西,勤于思考,掘发其思想根源。其后,部分硕、博研究生积极参与了讨论,现场气氛十分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