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林岩教授应邀为中国诗学研究中心、文学院师生带来题为《关于南宋“退居型士大夫”的若干思考——以范成大为中心的考察》的专题演讲,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潘务正教授主持讲座,数十名师生出席活动。

林岩教授是学界首先提出“退居型士大夫”这一概念的学者。讲座中,林教授列举南宋洪适、陆游、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叶适、刘克庄等诗人生平经历,说明“退居士大夫”这一概念的理论内涵及其在南宋时期的普遍存在,进而指出其根源在于宋代政治的包容性。林教授通过精密的文本细读,证实范成大晚年实为“城居”而非“乡居”,在此情形下创作经典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此外,林教授对范成大晚年在石湖与范村的产业进行盘点,揭示范成大虽为退居,却仍具政治影响力;通过其与姜夔的诗歌互赠,论述退居士大夫与江湖诗人除精神性的交好外,还有物质性与社会性的一面。
林岩教授的讲座以范成大为主要考察对象,将南宋退居型士大夫这一现象剖析入微。他认为文学研究不能只局限于文学本身,应当打通文史,做更宏观的审视。同时,不能只把文学作为死的材料,而应该让其与当下及自身发生关联。
潘务正教授对此次讲座进行总结,他认为林岩教授的讲座非常具有启发性,尤其是在学术研究的方法与观念上,林教授所提炼的“退居型士大夫”这一新术语,对更深入地认识宋诗日常化写作的特征,以及在文史互证的方法论层面,为同学们拓宽了思考路径。互动阶段,林教授和同学们就讲座内容及相关学术话题进一步展开讨论与交流。(汤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