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下午,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刘锋杰先生应邀为学校师生作题为“‘文以载道’及其评价问题”的学术讲座。中国诗学研究中心、文学院、外国语学院部分教师和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共300余人到场聆听。
讲座中,刘锋杰教授以曾在师大有过17年教学生涯的“师大人”身份向大家表示亲切的问候,并特别回顾了2018年文学院举办90周年院庆之际,文学院院训“文以载道,学以化人”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由此切入讲座主题。在两千年的中国文学背后,始终潜伏着“文以载道”的思想;但就是这个古老的、与两千多年来伟大文学创作相关联的核心命题, 却在五四之际崩毁于一旦,五四之后遭受了近百年的批判。因此,梳理反思百年现代文论对“文以载道”的批判,重新评价阐释“文以载道”,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对建设属于中国的文学政治学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首先,刘锋杰教授以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和著名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的两条论述为导引,提出“文以载道”是个重要问题,进而从中国文学的伟大性、天地之至文的形成、中国文人的普遍文学理想等多方面归纳出“文以载道”命题的重要性。接着将视角移至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文以载道”命题开始经受百年批判。刘锋杰教授以卓越的学识和清晰的视角将百年批判运动分为三种类型(即以王国维、刘半农为代表的认为载道观是非文学性的;以周作人、郑振铎、苏雪林为代表的认为载道观是非个性化的;以胡适、陈独秀、茅盾为代表的认为载道观是非生活化的)并对此作出了分析与评价。刘锋杰教授认为百年批判运动对形成中国现代文学的新方向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对于“文以载道”命题的正确理解和阐释还是应回到最初语境中去。
紧接着刘锋杰教授从具体的释义和衍化所成的更加复杂的含义出发,向大家解释了什么是“文”与“道”以及“载”的多重含义。他指出古代的“文”不等于现代的“文学”,“文以载道”既指文章的载道,也指文学的载道。古代的“道”本为道路,后引申为本体论的概念,在哲学上表示“一切之所出”。“载”既指“乘、装载”也指“生长”,而后一解释才更为适合揭露出“载道”的深刻含义。刘锋杰教授以欧阳修为例,指出其穷而后工思想背后的“文以载道”的内涵,它不仅是心理学意义的压抑与释放,也是伦理学、哲学意义上的道德承担与思想具象化,也即“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
在提出了“文以载道”的重要性和分析评价了“文道关系”的纷争之后,刘锋杰教授从本质含义出发,回到“文以载道”的最初语境,并最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原创的、有深度的超级文论概念——文以载道。融会古今,又关联中西,他进一步指出中国文论中的“文以载道”命题正与西方文论中的“摹仿论”命题相同,这两大超级文论概念是构成中西文论和中西文学精神的坚固基石,在追求和表现人类美好生活的期望上相通相应,创造了各自伟大的文学成就。讲座结束后,刘锋杰教授耐心细致地解答了同学们的疑惑,并和部分老师就讲座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