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5日,由《文学遗产》编辑部、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首届桐城派研究读书会”在安徽芜湖举行。南京大学许结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昕副编审、安徽师范大学胡传志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会议。来自安徽大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庆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的七位学者提交论文并参加讨论。
开幕式由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胡传志教授主持,特邀嘉宾、与会学者代表分别致辞。许结教授对参会论文的新格局、新思想给予肯定,认为相关成果体现出桐城派研究的“现代性”“青春性”。马昕博士指出,五四时期“桐城谬种”说与当代新观点的世纪对话,展现出百年学术史为桐城派“正名”的研究历程。方盛良教授对研究现状进行简要介绍。
本次会议论文主题有三,一是桐城派文法研究。方盛良(安徽大学)指出吴闿生《左传微》继承桐城派从《左传》中研读义理和文法的传统,打破学界对桐城派晚期义法、文法缺乏生命力和现世关照的负面评价。程维(安徽师范大学)以许奉恩《里乘》为例,论述桐城古文义法向小说领域的渗透。张秀玉(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对中国古代女性“无文”现象进行量化分析,并探讨其产生原因。二是桐城派诗学研究。潘务正(安徽师范大学)从诗学渊源、题材取向、理论意图、表现形式等四个方面对明清之际桐城派宗法白居易的现象进行探讨。汪孔丰(安庆师范大学)以桐城文士与沈德潜之交往为起点,梳理桐城诗学与格调说沟通、融汇的基本样态。武道房(安徽师范大学)立足经学与文学之关系,分析张惠言易汉学思想对其诗赋观念的塑造及学术价值。三是桐城派溯源与界定。王思豪(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从学理、地理两个维度观照桐城之“统”与“派”,展示“小、大桐城”承续与扩容、自立与衍播的丰富内涵与特性。
闭幕式上,许结教授以七首绝句逐一对参会论文进行精彩评论。马昕博士指出本次会议选题涉及诗、文、小说、经学等多个领域,内容上拓展了对桐城派的传统认识,时间上将其定位于更长的学理脉络之中,广阔而厚重。胡传志教授希望进一步提升桐城派研究,展现新时代新气象。与会学者期待下一届读书会能够实现新的突破。
( 刘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