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1日下午,中国诗学研究中心系列活动“赭麓诗学论坛”第八期开讲。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中心特聘教授邓小军先生,应邀在“中心”会议室为古代文学、文献学专业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我的文中子研究——以实地考察为中心”的精彩讲座。讲座由校研究生院院长、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胡传志教授主持,中心专、兼职研究人员张勇、侯宏堂、李伟、潘务正等老师及数十名博士生、硕士生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邓小军先生回顾并概述了他围绕隋末大儒王通(即文中子)之真实性及重要性这一议题所进行的绵亘二十余年(1989——2016)的学术研究。王通其人之真实性与其学说之重要性,长久以来受到怀疑与忽视,邓先生在其博士论文《唐代文学的文化精神》中,第一次使用薛收《隋故征君文中子碣铭并序》等原始文献9种,并于1989年在第一次实地考察文中子遗址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意义重大的新决断。邓先生认为,王通是历史上罕见的有胆识、有气象、有担当的儒者。王氏开创河汾之学,重新发明先秦儒学,是唐宋新儒学的先驱。河汾之学在思想资源和人材资源两方面,对唐朝贞观之治产生重大作用。就此而言,唐源流出于河汾。
讲座以介绍围绕文中子所进行的两次实地考察展开。邓先生六赴河汾、三上黄颊山,通过实地考察,确认了相关文献记载与今存实地遗迹相互符合。讲座中,邓先生通过幻灯片展示了实地考察所拍摄的大量照片和录像截图,同学们在一饱眼福的同时,也增广了许多见闻。
讲座结束后,邓先生同张勇就韩愈、李翱等人绝口不提王通之事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邓先生认为可能是为《隋书》不载王通所蒙蔽,此是贞观之治的阴暗面。同学们还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同邓先生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最后,胡传志对本次讲座作了总结,他对邓小军先生精彩演讲表示感谢,并就邓先生对常见材料的细心挖掘和精准运用,谈了如何运用新材料和常见材料的思考,勉励同学们向邓先生学习,在自己的学业中不断提升水平、拓展格局。 (蔡慧 供稿)